自从1985年 “全球化”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对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争论就从未停歇。尽管人们都认为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是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所有的国家和企业都将从中获益。但是放眼全球,我们却发现,单就国际贸易而言,这个世界正在不可避免地朝着区域化奔去。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到2002年年底,全球累计共签署了255 个区域贸易协定,而到了2014 年1 月,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一番,变成了583 个。

区域内的国家可以通过区域合作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但对于区域外的国家来说,它更像是一道高高的壁垒。以EPA 为例,由于欧日之间互相增加在对方市场的贸易份额,其对其它国家进口需求则会因此而减少。作为欧盟和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将会深受影响。

世界是扁平的,但是并非畅通无阻。当区域间有形无形的贸易壁垒越来越盛行时,我们便进入了全球化2.0 时代。这样一个时代,也给中国企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在壁垒森严的世界里穿行

中美贸易战的打响、欧日EPA 的签订都并非发生在一夜之间,出于对发展趋势的敏感,在2018 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评选中,光辉国际围绕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转型的机遇及挑战”设计了附加问卷,剔除外资公司及其在华分支机构工作人员,我们收集了中国企业对于国际化转型的第一手反馈。

在此次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受访公司均表示正在或即将进行国际化转型。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对照,它意味着:尽管过去这一年,由于中美贸易战预期以及经济区域化步伐加快,国际市场充满不确定因素,但中国企业还是意识到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取得成功具有战略意义,奋力擎起国际化大旗。

这一年,不少中国企业都在海外市场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海尔拉开六大家电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序幕,要将人单合一模式在全球推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加速打造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拟为全球多个国家提供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顺丰沿着“一带一路”开疆拓土,与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成绩也有目共睹:华为“凭借技术创新,不断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华为消费者业务CEO 余承东语)反超苹果,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小米也离曾经仰望的苹果更近了一些,跟随其后排在了第四;格力成为美国、加拿大空调国家标准制定者,还获得了SGS 全球首张北美认证授权实验室证书,为北美市场拓展奠定基础;海尔继续蝉联大型家电品牌世界第一……

这份成绩单足够亮眼,也更让人敬佩中国的企业家们,在这个“壁垒森严”的世界里穿行的勇气和智慧。

中美贸易战打响、欧日EPA 签订之时,2018 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评选接近尾声,最终榜单已见雏形。初看之下,作为TOP 20 常客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缺了百度,而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排名也略有下降,同为互联网公司的京东则从去年的第4 位下降到第17位;华为、格力、海尔、小米分列前四,钢铁公司和航天制造企业各有两家挤入榜单—仅从排名上来看,我们可以说国内互联网的热潮已经有所减退,实体经济正在受到更多的关注。

让我们一起倾听,光辉国际全球高级合伙人,光辉国际咨询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伟刚先生,为那些在区域化壁垒森严林立的全球化2.0时代中“逆风而行”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哪些建议。

*本文由《财富》(中文版)2018 年 10 月(上半月刊)首发,并根据该已发布内容整理。

与我们的顾问联系

关于作者

张伟钢先生是光辉国际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咨询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张伟钢先生拥有十五年为大中国区的优秀企业实施人才发展项目和领导力咨询的经验。张先生同时是多家驻华 500 强企业和国内民营CEO 的人才顾问,为企业提供战略性核心的甄别聘用以及管理团队的效能提升。张先生作为不同行业高管的特聘教练,特别是医药、房地产能源和高科技等企业的总经理、副裁层领导者,促进许多企业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务转型与突破。 张先生服务过上百家在各行业的顶尖企业,其中包括百度、思科、联想、德勤、玛氏食品、美华认证、 辉瑞诺华制药、宝洁、ITW 、豪洛捷亚太、国际纸业、固特异、TNT、DHL、 卡夫食品、龙湖地产、安利、南方航空、美的、广发卡、世茂地产、费列罗、伊顿以及华夏幸福基业等。

相关文章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