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做企业就要像做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不太能用言语说清的。万果皆有因,探索的过程就是领悟。

马云在2018年湖畔大学开课时,提炼了关于战略的六个关键词:使命、愿景、价值观、组织、人才、KPI。前三个关乎方向,后三个关乎执行。再翻开历史看看曾国藩,他志向很大,处世之术很多,不断求学。本文作者仔细琢磨,做企业与做人,都绕不开这三件事儿:

  1. 得有理想
  2. 得讲原则
  3. 得做改变

一、得有理想

做企业和做人都得有点儿理想,“企业家精神”是支撑企业愿景与使命的核心力量。企业和人都不能决定自己能活多久,但可以明确的是,人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都需要“向死而生”。

  1. 做企业与做人的梦想

做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企业有没有一种超越时代,一以贯之的梦想和心气?企业存在的原因应该是完全理想化的,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回答了“我们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如阿里的愿景是要走102年。

做人的梦想:一个人有没有梦想与他能否成功,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一个人能有效地自我管理,与他能否成功一定有直接的关系。德鲁克认为,成功的事业更多情况下并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把握时机水到渠成的。少数人很早就知道“我是谁?我该向哪里去?”,而是在深度了解自己后,通过小目标的累计达成,不断接近梦想。

  1. 做企业与做人的理念

做企业之理念的坚守:一个企业有没有始终坚守的理念?这是一家公司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看似是很虚的东西,但只要用了,它就有效了!一家以养殖业为核心业务的集团,靠“齐创共享”的理念走出危机,在2004-2005年遭遇禽流感,为此出资36亿扶植养鸡户。

做人之品格之路:一个人有没有他始终坚守的品格?《品格之路》这本书中讲到简历美德和葬礼美德,简历美德,是你写在简历上向人们谈论你的那些美德;而葬礼美德,是别人在葬礼上会谈论你的美德。你需要以终为始,走在自己的“品格之路”上。

  1. 做企业与做人的选择

企业的价值观讲的是“选择”的问题,是做事的准则。如果随便抓住一个挣钱的机会,就会在非战略机会上耽误战略机遇。价值观能决定的事件颗粒度范围很大,无论重要的战略决策还是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都需要遵循它。

人的价值观讲的是“什么对我是更重要”的问题,是内心对于价值之间的重要程度排序。每个人的生命、时间、资源都有限,这就需要一个人的注意力和欲望的覆盖范围越小越好。比如郭靖,他规则简单,以简驭繁。

二、得讲原则

经营和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两大职能活动,做企业和做人都需要懂得经营与管理。

  1. 做企业的“经营”,与做人的“经营”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赚钱,以客户为中心,为了效益最大化;人也是在“经营”自己,想要赚钱,就需要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领导更多的人一起赚钱;人的社交,也是在做人脉的“经营”。

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有两个关于“经营”的核心概念:第一:及时互惠与延时互惠原则。社会是一张网,企业或人的很多产出效果都是滞后的,需要有耐心去等待“延时”的效果。第二: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品牌。品牌不是靠“吹出来”的,非投机主义,越是强调自己是就越能证明你其实不是。

2、做企业的“管理”,与做人的“管理”

管理需要解决效率的问题,只对绩效负责,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机制和结构去执行。 企业的管理机制与结构决定了其资源整合与释放的能力,一个好的机制,能让资源所发挥的价值如同滚雪球,去释放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管理所面临的是“经济学人”,需要被激励,被责罚,被激活后去创造。企业管理不能只依赖老板个人,也不能去评判人的道德,而是需要依靠公司的机制与结构。做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规则,最近特别火的书《原则》里说,每个人都应该写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原则,让它们变成你的算法,并用于你的决策。

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也有两个关于“管理”的核心概念:第一:企业需要“考”,人需要“照镜子”,管理需要实践,考核就是最直接的践行方式;人作为被考核的对象,需要主动“照镜子”,发现自身优劣势。第二:管理需要“平衡”,人需要有“边界”。管理员工的目的是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由于人的个性日益凸显,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包容机制。做人也是这样,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太纵容自我,需要明白自己的“边界”。不尊重别人的边界,需要“授权”;同意别人随意进入自己的边界,失去原则;边界完全没有弹性,过度死板。

三、得做改变

企业和人的第一目的都是为了活下来,都需要遵循自然法则适应环境。如何才能存活并活得更好?

  1. 回归核心能力

如果说企业是一颗大树,那么核心能力就是滋养大树生长的养分,强调将不同的产品能力、技术能力,以及多元化人才整合并组织在一起的驱动力。人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最大化的利用优势,不让短板成为阻碍自己成长,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 打破疆界

未来的组织是灵活的、动态的。万物为我所用,我与万物连接。于组织而言,需要打破疆界,与其他组织连接,甚至合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生物链。于人而言,人天生就有关系和情感的诉求,互联网时代可以连接一切。需要注意的是:越开放,越要强调本分和做更好的自己。

  1. 自我进化与驱动

组织形态多变,但创新的来源不变。未来组织的创新是自下而上来自客户端的,是由客户倒逼组织变革与创新。企业想要赢,就必须从产品和技术导向,转变成以消费者或客户为导向,以此作为变革的驱动。而关于人的自我进化与驱动,光辉国际通过数十年的大数据研究,提出了如何适应未来的核心能力:学习敏锐度。学习敏锐度是正确地从经验中提炼心得,并把这些心得成功地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的能力和意愿。包含自我认知、人际、心智、变革以及结果五个方面。

在未来,企业和人的能力应该是更加“多样化”的,企业和人的“个性”应该是更加敏锐的。回溯三件事儿,对于我们来说:

1、“得有理想”:梦想诚可贵,但也需要我们先学会自我管理;

2、“得讲原则”:懂得长续经营,让价值最大化;懂得“有温度”的管理,让自我的边界“富有弹性”;

3、“得做改变”:提升“学习敏锐度”,适应世界变化万千。

综上,做企业与做人,也许都是为了我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与我们的顾问联系

关于作者

吴玉婷女士现为光辉国际产品业务客户总监,主要负责深圳地区,重点提供人才培养发展、领导力测评与情商潜质薪酬等域的和咨询服务。 吴女士在全球 500 强金融业总部及咨询行业拥有 逾10 年工作经验 ,服务过的主要客户包括:华润、腾讯、平安、中广核、迈瑞、华为、中兴、招银大学、中信信用卡中心、 TCL 集团、 TCL -罗格朗、 OPPO、金立、铭基食品等。 吴女士于 2015 年在吉隆坡获得英国心理协会测量专家认证,为当年度中国区地区唯一通过认证的专家。2017 年在悉尼获得光辉国际领导者潜质测评 (KFALP)、学习敏锐度 (Via edge) 专家认证,并已获得光辉国际领导力素质模型 KFLA 认证、 Talent Q 心理测评师认证等,众多国际认可的专业认证,已具备国际教练联合会 ICF 入选资格。 吴女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相关文章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